秋季学期伊始,为切实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,富宁县人民检察院于9月8日至9月9日深入辖区挂钩的富宁民中、三幼、四幼、五幼开展普法活动,针对老生、新生、幼儿三类群体的认知特点与成长需求,量身定制普法内容与形式,通过“分类施教、精准滴灌”方式,将法治种子播撒进每一位孩子心中,为新学期校园安全保驾护航。
老生“视频释法”,筑牢青春“防护盾”。针对“法治班主任”“法治副校长”已日常跟班普法的民族中学老生,检察官走进班级开展沉浸式普法。课堂摒弃传统说教,以短视频展播+案例解读为主线,精选反诈、帮信、国家安全等领域的典型案例。通过真实画面还原“出租出售手机卡、银行卡赚快钱”“帮人转账藏风险”等常见违法场景,结合法条拆解每一种行为的法律后果。针对老生社交、消费等高频场景,延伸讲解“识别诈骗信息技巧”“个人信息保护方法”,引导学生树立“知法于心、守法于行”的法治观念,筑牢抵御违法犯罪的思想防线。

新生“理论导学”,系好法治“第一扣”。针对新生初入高中校园,对法律知识、行为边界的认知尚浅。检察官为全体高一新生带来集中式“法治启蒙大课”,以理论讲解+案例警示的形式,帮助新生系好入学“法治第一粒扣子”。课程围绕“刑事责任年龄”核心,结合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》,用通俗语言讲解不同年龄段需承担的法律责任,明确“年龄不是违法犯罪的‘护身符’”。结合未成年人犯罪及被害案例,深入剖析校园欺凌、不良交友的危害;新生中可能出现的“文身热潮”,从健康风险、社会评价、职业发展等维度层层引导,提醒学生理性看待文身,避免因一时冲动留下终身遗憾。课程既有法律理论的普及,又有现实案例的警示,为新生规范行为、适应高中生活提供清晰指引。

幼儿“情景启智”,播撒安全“小种子”。针对幼儿认知水平有限、具象思维为主的特点,检察官走进三所幼儿园,以情景剧演绎+互动体验的方式,开展趣味法治启蒙。活动聚焦幼儿生活安全痛点,精心编排“玩具争夺”、“陌生搭讪”、“身体界限”三大主题情景引导幼儿学会“分享协商”守护自己的“小财产”,教会幼儿牢记“不跟陌生人走、不吃陌生人东西、及时找老师家长”的安全准则;帮助幼儿认识身体“隐私部位”,学会对不当触碰勇敢说“不”。孩子们在观看、模仿、互动中轻松掌握安全知识,为健康成长埋下法治启蒙的种子。

此次“开学第一课”校园普法活动,精准对接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法治需求,实现了从“大水漫灌”到“精准滴灌”的转变。下一步,我院将持续深化“法治进校园”工作,创新普法形式、丰富普法内容,为辖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更安全、更和谐的法治环境。